当开发者罗易斯在B站发布题为“因为坚持免费我们得罪了赞助用户”的视频,公开自己从付费模式转向开源免费的心路历程及与用户间的矛盾时,这场风波才真正进入我的视野。
但看到OC的你肯定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一头雾水,放心,我开始也一样懵圈的,自己都得听听课才能了解一二。
OC(Original Character)即原创角色,是创作者们自行设计并发展的虚拟角色。
简单来说,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已有IP的、完全由个人打造的角色形象,TA诞生于你的脑中。
比如你可以设计一匹小马,人们会联想到《小马宝莉》,但这匹马并没有任何抄袭之处。
这些角色拥有创作者精心构建的外貌、性格、背景故事和所处世界观,是创作者情感投射和创意表达的载体。
OC创作通常以角色设计图、设定文档、小说、漫画或动画形式呈现,这取决于创作OC的人擅长什么领域的技能。
圈内对于“何为基石”其实并无定论,有人认为立绘是角色的第一印象,有人则觉得文字设定是灵魂所在。这是一个极其丰富、去中心的圈子(不是币圈)。
创作者们会花费大量时间为自己的“纸片人儿子/闺女”构建完整人设,设计服装、发色、眼睛、性格特点,甚至家族历史、专属技能和生活习惯。
这种创作在B站、LOFTER、小红书等平台上极为流行,尤其受年轻人的喜爱。
而当这些不是动画\游戏大厂吗喽的爱好者们想创作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时,就得有一些低门槛且好用的工具来帮助他们。
它就像是OC创作者的数字工作室,帮助他们整理灵感、构建角色关系网络、完善世界观设定。
北京暴裂果实科技的“独响”APP获得阿米巴、奇绩创坛创投加持主打AI辅助设定生成,通过算法为角色自动匹配世界观框架;
看见概念(上海)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“捏Ta”是一个用AI技术创造角色和漫画的平台,2024年完成千万级Pre-A轮融资,投资机构包括源码资本和奇绩创坛。
例如上图小红书网友分享的 goah 与其他创作类APP相比更专注OC角色的陪伴感,在现有的手机APP基础上又增加了PC版本,Steam已经拥有可试玩版本,预计年内上线。
而国内同样也有一款2023年上线的OC APP “星野” 是使用自研AI大模型的内容社区,其背后上海稀宇科技 (MiniMax) 由商汤前副总裁闫俊杰 (东南大学本科、中科院博士) 于2021年创立。
他们在2023年6月获腾讯2.5亿美元A轮融资,2024年3月获阿里6亿美元B轮融资,估值达25亿美元。
这些商业化产品验证了OC赛道的可能性——从虚拟偶像孵化到多模态AI技术 ,资本正在押注年轻人“养纸片人”背后的情感经济。
所以这名开发者还会充当各个平台的运营,进行一些宣传、触达、裂变、拉新等一系列互联网操作。
得益于算法推荐,像罗易斯这种独立开发者也能获得不错的关注度,虽然平台给的不多,但好歹给了点。
要是你在手机上刷到过各种角色设定和精美人设稿,那么恭喜你,你已经触及到了当代年轻人热爱的创作世界一角。
这些在ACGN宇宙里堪称顶梁柱的灵魂角色,本质上和追星女孩的梦女文学师出同门。
OC的范围极广,从可爱少女到硬核科幻生物,从奇幻世界观到现代都市故事,只要是原创的角色设定,都可以称为OC。
最终成品可能是一系列精美插画、一部短篇小说、一个角色模型,甚至是一款独立游戏的主角。
比如《生化危机》T病毒既视感的肉体恐怖设定(下图可能含有令人不适要素):
而当你的世界观文档还躺在备忘录吃灰,当你的角色设定全靠观众脑补,最后在高烧发梦般的状态下想出了完美触碰平台红线的设定......
这时候你就会懂橘小柚这类工具的价值,它不止是帮你给OC儿子闺女建户口本,更能成为防翻车的自建百科。
在AI鉴定黄恐暴的时代,创作者能观测到自己OC大招描述是否像不能碰的话题,比设计十八款炫酷发型重要多了。
还有当创作者自己在洗澡、吃饭时突然来了灵感,但没有将这些碎片捡起来放进正式创作也是一大憾事。
所以,我们今天要聊的这名开发者为OC创作者打造的软件,即使赚钱乏力,开发者也一直坚持将软件开源。
他没像冯骥那样在众目睽睽下做出超预期游戏,没有像饺子一样在完整的产业链中最大化自己的才华,更没有像Deepseek的梁文锋早早屯了一百张显卡的服务器。
同时,开发者因开设爱发电赞助渠道,却被部分用户要求退款而陷入“公关危机”。
事态发酵后,他选择在B站公开自己的现状和事件始末,一时间将整件事推向了看似不可挽回的境地。
这种思维模式让像橘小柚这样的开发者陷入了一个悖论:你做得好,就该免费;你想赚钱,就不该做得这么好。
开发者曾在2023年和2024年两次面临破产困境,这一次,罗易斯背负着约2.3万元的债务,再次在社交平台公开了自己的处境。
但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中,一款软件要么是微信那样通过流量和生态获利,要么就是专业软件Photoshop那样靠订阅和买断赚钱。
我见过太多类似的开发者了,从游戏类到工具类,一批批涌入又一批批消失,开源精神在商业现实面前总显得那么苍白无力。
每一次危机后,他都会选择回归开发,继续完善这款工具,尽管有时需要搁置争议,但追求理解与支持的脚步从未停止。
这让我想起,就在他发布破产信息的前几天,NVIDIA被迫开源了DLSS技术,这个曾经被黑客攻击泄露源码的技术宝库,最终被动进入开源的世界。
开源,似乎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,而赞助制则像是开源世界中一种尴尬的变通。
“那个时候,局限于个人的能力,再加上导师一直旁敲侧击地要我去学AI,我陷入了很迷茫的状态。”罗易斯回忆道。
“英雄联盟还挺火的,我是2012年入坑的玩家,以前最喜欢看联盟里面英雄的小故事,但可惜,遗憾的是很多设定都改了。”
在一个留学生组成的架空世界设定群里,罗易斯第一次接触到了设定创作的精妙与魅力。
“架空设定群里,加深了我一个想法,那就是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符合发散思维的写作软件。”罗易斯说。
2019年毕业的他原本计划奔赴北上广深面试互联网公司,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一切。
他回到家乡,再当地政府单位当合同工,但在2021年底遇到了大规模裁员,编外员工首当其冲,“年终奖被贪污,5个月后老板就被送进去了”。
在经济不景气和家庭压力下,他顺应母亲建议,在2022年花了半年时间备考事业单位,但原定四月的考试因疫情一再推迟。
“一晃半年青春过去了,就干脆索性将之前的想法当做创业的项目吧,时不我待。”
“当时回想起来,大学时候就一直在折腾有关创作、设定、游戏这些东西,那不如,把之前的创意拿来创业吧。”
从合同工到遭遇裁员,从被贪污年终奖到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延期半年,每一次的失望都在推动他走向独立的道路。
“事业编制到头就只是一个科室领导,工作也只是部门里面轮转,工资要靠职称、熬工龄。”
就像《哪吒》导演饺子从医学生变成动画导演,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冯骥从生物医学工程转行游戏,DeepSeek的梁文锋从量化交易转向AI大模型,这些跨界者似乎都有一种共同的特质。
“RWBY是草根制作组制作的动漫,但前卫的武器设计,流畅的动作画面,第一次让我明白,什么叫作品的生机。”罗易斯提到了这部影响他甚深的美漫。
“再之后就是游戏《巫师3》对我的冲击。作为一个我为数不多通关的单机游戏,在故事深度,画面,场景,美术,音乐都让我深深的折服。”
从RWBY到巫师3,从架空世界群到跑团,这些体验逐渐塑造了罗易斯的创作观念。
他发现现有的创作工具无法满足创作者发散思维的需求:Word排版门槛高,Markdown类工具使用体验差,更重要的是,它们都不能实现内容之间的联动。
“以前我们写设定,会新建一个文件夹,叫做人物设定啥的,在文件夹下面,每一个文件都是一个设定,但是,它们是孤立的。”罗易斯解释道。
“假如你想要做一个组织设定,你每添加一个文件,都得手动做一个双向链接,markdow九游娱乐文化 九游app官方入口n稍微方便一些,但是也是需要手动,特别是位置一变,几乎是天塌了。”
“而正是这样,我当时觉得大家一定缺少一个能帮助大家思维发散的工具,发散不在于记,而在于收。
很多时候不是没有灵感,而是苦于灵感得不到进一步利用。”罗易斯眼中闪烁着热情。
在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中,罗易斯提出了一个令我颇感兴趣的概念——“既定结局”。
比如说,第一集,我既定的结局是男主遇到女主,既定的方式是天降,物理意义上的天降。
“我不管中间的情节是怎么发生的,男主一定是在落寞的时候,天上突然一道神光乍现,女主缓缓地在众人面前落下。”他解释道。
这种方法让我想起了奇异博士那句经典台词:“我已经看过1400万种未来”——罗易斯的工具,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助创作者在无数可能的叙事路径中找到最优解。
“假设一个既定结局是一个点,那么根据小学知识,两点确定一条直线,如果剧情的走向就是那条线的话,两个既定的结局就能划定一个剧情的发展。”
同时,我发现罗易斯在理念上与其他写作工具有所区别——它不仅是一个内容管理工具,更是一个创意发散和聚合的平台。
“很遗憾,既定结局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,只不过还没推行开来,我有点步子迈得太大,扯到蛋了。”这是罗易斯的笑谈。
“其实,说个额外的话,我在做橘小柚这个软件,就是完成整套生态逻辑的最重要也是最开始的一环。”
在他的规划中,这仅仅是一个内容创作和归纳的软件,未来还会有更多工具帮助创作者将想法转化为现实。
“我们先定义一下内容创作,游戏开发,影视制作,小说撰写,等等都是内容创作。有了内容,就需要表现,最终一定会转化成声音、视频、画面。”
罗易斯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蓝图:创作者先用橘小柚建立初期的世界观,归纳灵感,然后通过“孵化工厂”,将自己的世界观在市场上验证可行性,最终成为资本投资的对象。
最大的问题是在全球范围内,内容创意剽窃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,特别是灵感作为没有实体的对象,没有法律保护,个人面对这些根本没有优势。
用户群体也是个有趣的话题,因为令我意外的是,橘小柚的主要用户群竟然是高中生。
“很多用户甚至已经重塑了人际关系,在家暴、霸凌以及各种悲惨遭遇中,重新获得自我救赎的希望。”罗易斯这样描述自己的用户。
对他来说,橘小柚已经不仅仅是一款软件,更是连接着无数年轻创作者灵魂的桥梁。
作为一个人负责全部的开发者,我想知道他是怎么管理分配时间处理这么多事的。
“去年是卡在灵感这个地方,一直过不去,我又死轴,我在6代出来之前,很多时候自己都不满意自己开发的成品。”罗易斯说。
在2023年3月宣布第一次破产后,他本应该去找一份工作维持生计,但为了给用户一个交代,他又借了约2.3万元债务,用了近一年时间完成了软件的第六代。
罗易斯尝试过各种融资方式——2022年7月,橘小柚在Steam上架收费;2023年1月和7月,他又在各平台宣发谋求赞助。
如果说“小曹动画”找到了一条通过魔性传播迅速扩张的道路,那么橘小柚则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——始终服务小众群体。
罗易斯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,“我是被她们鼓励所治愈的,本就享受着免费带来的好处,吃水不忘打井人。”
我的竞争对手母公司是做网文小说的,让我感到非常的焦虑。这套逻辑非常的恐怖。 如果把世界观当成一个潜在的IP对待,那么竞争对手的逻辑是IP未成行之前,你给我掏钱,IP成型之后,孵化一条龙,而且大部分IP在商业化时,版权所有都基本被买走了,实际上,等同于垄断。
在这种情况下,罗易斯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。他不追求快速盈利,而是希望建立一个健康的创作者生态,让原创精神得以传承。
“我一直坚持着不引入商业化的资金,保证软件不会变质;我一直坚持着不引入广告,保证软件的体验;我一直坚持着完善软件的功能,从2代到6代。”
罗易斯曾希望通过让大家一起做场景渲染,把大家的世界观转化成真实的画面来实现他的宏大计划,但目前看来,这一目标仍然遥不可及。
“还挺远的,因为我们缺少一个领头羊。我们的圈子还不够成熟,比较稚嫩,没办法踏出圈子之外,去和其他的创作者,一起迸发灵感。”
继续免费开源靠用户打赏的模式意味着难以维持收入,转向收费模式又可能失去用户基础。
罗易斯说,“虽然我没啥技术,但是要理解我写的代码,也需要至少2年工作经验,都有经验了不如跳槽赚外快。”
我的话,作为软件的作者,我一直在尝试帮大家优化创作体验。 在这个过程中,对大家写作写设定的疑难痛点我都会有所分析,希望能帮大家解决一些痛点。作为创作者,我也在创作属于自己的世界观。
在采访接近尾声时,我问了罗易斯一个问题:五年后希望看到橘小柚和自己是什么样子?
当前的创业经历给了他太多起起落落的体验,从最初的热血沸腾到如今的冷静思考。
“我只是觉得我配不上快钱,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的话,早晚要栽。”他坦诚道。
其实我希望所有独立开发者都一样,不能太富有,这样会脱离群众,忘记自己的初心;也不会太穷,能有数百人核心的用户,理解自己的初心。
他们都曾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,都曾踏上看似不可能的征途,但最终,他们的坚持得到了回报。
就像他所描述的那样,创作者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工具,更是一个能够将灵感转化为现实的生态系统。
在这个追求速成和快钱的时代,像橘小柚这样坚持为创作者服务的软件,显得尤为珍贵。
当我们谈论开源精神、创作自由和知识分享时,不妨记住这样一个普通却又不平凡的独立开发者,以及他为之奋斗的工具——橘小柚。